2022年6月15日是第10個“全國低碳日”,今年的主題是“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家園”。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減少碳排放、推廣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已成為全世界的廣泛共識。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我國建筑行業傳統的能源技術工藝和設備將需要進行顛覆性變革。如何通過創新技術應用加快推動全面綠色轉型,已經成為樓宇企業重點思考的問題…
“十四五”開局之年,碳達峰、碳中和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一場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在全國上下鋪展開來。據新華網報道,自去年9月以來,我國出臺的涉及“雙碳”的政策已經超過二十項。今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兩個重要文件發布,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謀劃頂層設計、擘畫行動路線圖。從證監會加大對綠色低碳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到央行年內創設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綠色正在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放眼全球,我們依然能明顯預見,“雙碳“是未來的發展大勢。歐盟委員會在概述其數字戰略時表示,希望未來全球的數據中心更加綠色。該委員會的數字戰略指出,“數字解決方案(尤其是數據),將實現一種完全集成的生命周期方法,從設計到能源、原材料和其他投入的采購直至最終產品的生命周期結束。
“雙碳“目標的實現不僅僅是一個氣候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技術升級、社會經濟結構升級換代的問題。要實現雙碳目標,一方面要靠技術的進步,另外一方面要靠各個領域同心協力,實現能源科技創新、交通智能、建筑節能、綠色金融等領域的發展?!疽越衲?/span>8月26日,首屆“ESG全球領導者峰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發表的主題演講內容】
眾所周知,實驗室通風的設計、運行和維護要求較高,且通風和空調能耗也遠大于一般建筑。據相關數據統計,一個普通實驗室通風柜年總能耗占實驗室整體能耗高達70%,加之實驗室內的儀器設施、辦公耗材等設備均需要消耗大量電力能源,對于大中型實驗機構來說,會是一筆龐大的成本支出。
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道路上,如何優化既有的能源結構繼而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是實驗室管理者們始終關注的話題。在此背景下,卓思憑借對行業的深入洞察以及對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持續創新,為行業提供綠色智能的智慧實驗室綜合解決方案。為了找到能源分配結構的最優解,卓思認為,關鍵是對實驗室子系統能耗數據的采集和管理。
卓思自主研發的LEMS平臺內集成的能耗管理系統能夠對大樓能耗、樓層(部門)能耗、房間能耗、儀器設備能耗分級計量,對儀器動力系統、照明系統、暖通系統分系統進行能源管理和分別計算,通過各種儀表盤的形式展示其分析結果,使用戶更加直觀的展示能源使用情況。
這種方式對于實驗室的能耗管理具有重大意義,當子系統的能耗數據能夠實現可視化管理,配合專業人員進行細致分析后,就能夠提醒用戶進行可行性節能管理操作,并作出相應的決策,最終實現低碳節能目標。
隨著重點領域行業碳達峰方案陸續落地,全國碳市場不斷擴容,智慧建筑低碳化必將會有更大的結構性機會。卓思也將繼續憑借對智慧實驗室綜合解決方案的持續創新,為實現雙碳發展提供綠色智慧動力。
|